读《朗读者》
作者:本哈德・施林克一 译者:沈锡良
主人翁 男:贝格·米夏埃尔 女:汉娜·施密茨
以下的引用,并不完全是我看到的译本的原文,我就像“朗读者”一样,把这些语句读出来,用自己认为适当的节奏、断句修改了部分词语。
朗读者
比较薄的一本,利于空余时间,一周也就看完了。整体感觉不错,只是部分主人公的自我反思让人觉得有点啰嗦。
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,还是原著就如此,有些地方读起来还是让人感觉不顺。
例如:贝格与汉娜闲聊,说起自己可能会留级。因为自己生病,缺课太多,需要加倍进行无聊的学习,才能顺利升学。他不愿如此,加倍努力就没有时间来见汉娜。
最近几个月,我因为生病缺课太多。要是还想升入高年级,我就得干活干得无聊头顶,我现在就得还在学校待着。
汉娜因此,十分生气。
“滚”,她一把掀开鸭绒被,“滚出我的床。如果不好好干你的活,你就再也别回来。你干的活很无聊?很无聊?卖票打孔你以为是干什么?”
这里把“上学”、“工作”统一为“干活”,读起来感觉不太顺,像是中文不好的写作。大概这应该是直译的德文,但我觉得还是分别翻译为更适合中文阅读的词语更好。
每一个小结的开头或是结尾,会有主人公或是作者的意识流的自我反思,配合着翻译,往往读起来不是很流畅。
朗读者
把一个虐恋和一段历史的反思结合在一起,让人耳目一新。
整个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:第一部分描述了少年与中年女人之间的虐恋;第二部分揭示了女主角神秘的过往,对德国二战的罪行进行了审判与反思;最后一部分进行了点题,男主角为女主角进行了持久的朗读
,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。
1. 喜欢与不喜欢
我比较喜欢文中,站在男主人公的视角,对女主角的一些描述,例如:
我向她打听过她的过去,可看起来好像她在一个尘封已久的箱子里搜寻出东西来回答我。她在特兰西瓦尼亚长大,十七岁来到柏林,瓦尼亚长大,十七岁来到柏林,瓦尼亚长大,十七岁来到柏林,在西门子公司做工人,二十一岁当了兵。战争结束之后,她靠着所有可能的工作勉强度日。有轨电车售票员的工作她已经做了很多年,她喜欢有制服穿,人可以活动,场景有变化,脚下轮子在转动。否则她就不会喜欢这份工作了。她没有成过家。她三十六岁。她说这一切的时候,仿佛那不是她的生活,而是另外一个人的生活,她并不熟悉此人,此人跟她无关似的。
展示出了,女主的神秘与冰冷。
而不太喜欢,文中的一些很难读懂的思索,例如:
为什么回首往事时,曾经美好的东西会让我们隐隐约约地体会到那里隐藏着丑陋的真相?为什么当发现我们的另一半一直以来拥有者一个情人时,它就会使我们失去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回忆?是因为一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不可能感到幸福吗?可他当时不是感到很幸福吗?有时候,当结局令人痛苦时,这种回忆的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。因为唯有永久拥有,幸福才是真实的吗?因为唯有是痛苦的,无意识的以及浑然不知的东西,才可能痛苦地结束吗?可无意识的、浑然不知的痛苦又是什么呢?
前半部分还挺好,一个人对自己美好回忆的思索。但读到 “因为唯有是痛苦的,无意识的以及浑然不知的东西,才可能痛苦地结束吗?可无意识的、浑然不知的痛苦又是什么呢?” ,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,和前面的论述好像无关。
汉娜离开这座城市以后,我过了很长时间才不再到处对她翘首盼望,我才习惯于午后没有她的身影,我才翻阅书本时不再追问自己,是否这些书适合于朗读。过了很长时间,我的身体才不再渴念她的身体;有时候我自己发觉,我的胳膊和大腿在睡梦中触摸她,而在吃饭时,大哥作为助兴还多次提到我在梦中喊过“汉娜”这个名字。我也回想起上课时总是只梦着她,总是只想着她。刚开始几周折磨我的负疚感渐渐消失。我避开她住过的房子,走其他的路,半年后我们家搬到了另一个城区。并非我就因此把汉娜遗忘了。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对她魂牵梦绕的回忆不再伴随我。回忆留了下来。犹如当火车继续前行,一座城市留了下来一样。它还在,但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。你可以过去,确认能否找到它。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全文最经典的反思,就是审判官在质疑汉娜时,汉娜 无助的反问,“如果是您,您究竟会怎么做?”,审判官也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。那样一段惨无人道的时光,谁又能独善其身。
"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们是送囚犯去西天吗?" "知道,但是新人要来,老人必须为新人腾出位置" "因为要腾出位置,你们就说:你,你还有你必须要被遣送回去然后被杀死吗?" 汉娜不明白审判长想要对此提什么问题。 "我 … 我是说 … 如果是您,您究竟会怎么做?" 这是汉娜提出的一个严肃的问题。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,可以做什么,因此想要听听似乎无所不知的审判长。如果是他,他究竟怎么做。 有片刻时间,法庭里鸦雀无声。被告向法官提问,这在德国的刑事诉讼中是不合时宜的。可现在问题已经提出来了,大家都在等待法官的回答。他必须回答,不能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,或者以一个责备的意见,以一句拒绝的反问挡回去。大家都清楚这一点,就连他本人也清楚这一点,我也明白为何他要把困惑不解的表达变成他的花招。他把它变成了他的花招。他可以用自己的花招腾出一点儿时间,才能找到回答。但没有太多时间了。他等待越久,紧张和期待就会越大,他必须回答得更好才行。 “有些事情是不能随随便便参与其中的,而且只要不必付出人身代价,那就必须和它们一刀两断。” 既然同样的话,他针对自己或汉娜的情况来说,也许就够了。一个人必须做什么,一个人不能做什么,以及一个人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,谈及这些事情并没有正确对待汉娜问题的严肃性。她希望知道自己在这种处境下应该做些什么,而不是要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。法官的回答显得无助而可怜。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这一点。他们以失望的深呼吸做出反应,莫名惊诧地朝汉娜望去,从某种程度上看,这次争论是汉娜赢了。可她本人却也陷入了沉思之中。 “难道说我……我就不应该……我就不应该在西门子公司报名申请女看守岗位吗?” 这不是向法官提出问题。她在自言自语,对自己提问,犹豫不决地,因为她还没有给自己提出过问题,而且怀疑这是不是合适的问题,也不清楚答案又是什么。
如果不是身临其境,永远也无法理解别人所做的选择。我无法理解,安娜宁可承认一个不实的指控,也不愿说出自己并不识字的事实。我不理解,贝格也不理解,他为汉娜寻找了很多的理由,试图说服自己。
她一定是精疲力竭了,她不仅在诉讼时斗争。她永远在斗争,如她从前一样,并非为了显示自己能够做什么,而是为了掩盖自己不能做什么。这样一种人生,它的启程意味着节节败退,它的胜利又隐藏着失败。
贝格*想要去找审判官,告知他*汉娜不识字的事实,希望能够减轻对汉娜的刑罚,但他不确定这样违背汉娜意愿的行为是否正确。他选择像自己的哲学家父亲寻求帮助。父亲告诉他:
你的问题没有令人愉快的解决方法。如果你描述的情况是责任落到你头上,或者你要承担责任,那当然得采取行动。如果你知道什么是对另一个人是好的,而他却对此闭目塞听,那你就必须努力让他睁大眼睛,长大耳朵,让他清醒过来。你必须让他作出最终决定,你必须和他本人谈话,和他本人,而不是背着他和另外一个人谈。
但最终贝格也没能去和汉娜面谈,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,似乎也没有勇气面对自己。贝格想去找审判官谈谈汉娜的事情,可他们似乎只是闲聊。最终,汉娜被判处了终身监禁。
作者对于德国二战,最大的批判是“麻木”,所有人的麻木。贝格去了一趟二战时期的集中营,遇见了一个可能是二战时期的军官,点出了这场战争中隐藏的问题:他们的无所谓,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推动力。所有的参与者,并不是因为命令、恐惧,而只是他们把一切当作所有的普通工作一样。只希望早早的完成任务,按时下班。
刽子手并不只是服从命令,他干自己的活,不讨厌被他处死的人,不向他们报仇,他不是因为他们妨碍了他,或者威胁他,攻击他才杀死他们的,他对他们完全无所谓,他对他们是那么无所谓,可以做到杀死他们,就像他可以做到不杀死他们一样。
这里的麻木,并不只是体现在哪些战时的参与者,还有着战后广大的普通人。
2. 总结
整本书的故事,十分独特。但或许由于翻译的原因,读起来并不是十分流畅。